记一个摄影作品

走路上被树叶爱了——小洛
和往常一样在一个普通的星期一早上苏醒,看到手机上铺天盖地的文案这才意识到今天是520。按照原计划,我应当是只身前往机厅娱乐一番之后返回教室上课结束这平淡的一天。不曾想到在晚上水群的时候,惊喜的发现了群友小洛先生这部摄影作品。生活中已经鲜有这般心情,遂在此进行记录。
我个人来说,对这种现代消费主义赋予特殊意义的日子是不大感冒的,但是在大家压力普遍大的今天,当做一个互相赠予浪漫的节日轻松轻松也没什么不好。当然,我所指的互相赠予浪漫之行并不是指那种不自量力的冲锋。为了表征对另一半的爱意而去强行负担一些东西,从有言情小说开始就已经算是一种俗套的剧情了,更何况现实往往高于小说。这种行为无论是对于哪一方,都是一种会“元气大伤”的东西。我的朴素的爱情观告诉我,两个人相爱的本质便是互相包容与理解,是两人清楚的知道各自的缺点而互相迁就,是两人无论日子过得如何都不放弃的相互搀扶,是油盐酱醋,是锅碗瓢盆,而不是一些什么狗屁的看起来浪漫的形式以及徒有其表的空话。所以与其说我不大感冒,不如说我避之不及,对我来说似乎是一种对浪漫“过敏”的境地,甚至因此我也不想去尝试触碰一些爱情的边界。我自认为我的理念是很基本的要求,但是我知道一定会有人与我意见不合,对于这种情况,我还是怕遇见的人是这种情况让我无法忍耐而磨合失败。说起来,似乎因为这样,我在有异性场合的社交也有些畏缩起来,常常是特意避开眼神接触,规避一切联系与交流,以免引起任何思想上的碰撞。
扯远了,书归正文,写这篇文的最初目的便是群里的小洛先生在这样一个日子里拍摄的这个树叶的摄影作品。小洛先生和我的处境差不多,本要单人度过这样一天的。但是他走在路上发现了这样一幕并将它拍照记录了下来,并且分享在群里配文“走路上被树叶爱了”。这段话充斥的浪漫主义色彩唤醒了我尘封已久的心,我也不禁思考到我有多久没有这样仔细观察过这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透露出的善意。出于一种世俗的心态,我一直将“老百姓过日子哪来这么多浪漫”视为至理格言,却不想我竟错过了如此之多。若是我的话,想必看见了这片树叶落于脚前,想必也只会问一句这树:大春天就落叶你在发什么神经,之后便匆匆离去。这里,我要表达一下对小洛先生的感谢,也正是由于此事,激起了我的创作欲望,于是我在询问了能否使用这张图之后,斗胆对此摄影作品进行了一系列文学创作,在此记录一下。同时,如果想联系图片的摄影师,在获得其许可下,我将小洛先生的steam主页挂在此处,可以与他取得联系。
以下为鄙人拙作,希望大家在评论区批评指正。另将此图于此处再次引用,便于大家搭配食用。
我行于花间小路,
见孩童游乐此处,
孩童天真烂漫,
问我爱应为何物。
我言爱应如花草。
我行于河边石路,
见少年悲愁满目,
少年忧心忡忡,
问我爱应为何物。
我言爱应如花草。
我行于城内砖路,
见同仁嗜酒无度,
同仁杯中酒尽,
问我爱应为何物。
我言爱应如花草。
我行于乡间土路,
见老者年已迟暮,
老者望着坟墓,
“孩子,你认为爱应为何物”
我言爱应如花草。
我言爱应如花草,
应如花草般无言的陪伴,
枝条上却满是爱的甜蜜。
应如花草般长久的坚持,
互相搀扶无论晴朗或严酷。
应如花草自然的生长,
自然的如同呼吸与朝暮。
我言爱应如花草。
遍是鸳鸯爱意生,闲庭信步少人行,
谁言万物无情义,落叶旋飞为我迎。